一窥国立中央大学现名的背后故事

在我国众多高等学府中,国立中央大学历史悠久,声誉卓著。如今,这所名校更名为南京大学,其背后蕴含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。

在20世纪初,我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困境之中。一批有识之士,为振兴民族教育,倡导新式教育理念,筹备创立了一所全新的大学。1902年,三江师范学堂在南京创立,这是国立中央大学的前身。此后,该校历经变迁,曾更名为两江师范学堂、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等。

1920年,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郭秉文提出了将学校更名为“国立东南大学”的构想,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。1921年,国立东南大学正式成立,成为当时我国东南地区最高学府。然而,在1927年,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,对高等教育体制进行了调整,国立东南大学被并入国立中央大学。

国立中央大学的命名,背后有着一段充满波折的故事。1927年,国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决定将原国立东南大学、国立第四中山大学、国立江苏大学合并,组建国立中央大学。这一决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,尤其是原国立东南大学的师生。他们担心,合并后的国立中央大学会失去原有的特色和优势。

为了安抚原国立东南大学的师生,国民政府教育部决定在合并后的国立中央大学内设立“东南大学特别区”,保留原国立东南大学的学科设置和师资力量。同时,将国立中央大学的校名定为“国立中央大学”,以彰显其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。

然而,在合并后的国立中央大学中,原国立东南大学的师生仍然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。1930年,原国立东南大学校长郭秉文离职,引发了原国立东南大学师生的强烈不满。他们纷纷上书国民政府,要求恢复国立东南大学的校名。经过一番努力,1932年,国民政府同意将国立中央大学改名为国立南京大学。

然而,好景不长。1937年,抗日战争全面爆发,国立南京大学被迫迁往重庆。在重庆期间,国立南京大学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,以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。抗战胜利后,国立中央大学迁回南京,继续秉持“东南大学特别区”的设置,直至1952年。

1952年,我国进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,国立中央大学被撤销,其所属学科分别并入南京大学、南京工学院等高校。从此,南京大学成为国立中央大学的精神传承者,继续书写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辉煌篇章。

一窥国立中央大学现名的背后故事,我们不禁感慨万千。这所历经沧桑的学府,见证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变迁,也承载着无数学子的青春回忆。如今,南京大学以崭新的姿态,继续为国家和民族培养着优秀人才,书写着新的历史篇章。